重造舊業—竹田驛園、大和頓物所、德旅店
地方創生:文化×設計×藝術 台灣建築雜誌2022年4月 Vol.319
2052
2022-03-31
©李易暹攝影工作室(Yi-Hsien Lee and associates photography)、瞧拍製作有限公司(Ciao, Pie)、力口建築(SAPL) 、鉉琉工作室
作品檔案2072
重造舊業—
竹田驛園、大和頓物所、德旅店
力口建築
竹田鄉,位於台灣南部屏東縣,力口建築從2015年開始在舊場域的空間實踐;以「舊」作為概念的起源,土地因產業轉型後遺留大量的空;空的倉庫、空的伙房、佔領公共領域的空等,觀察閒置空間與基地紋理,思考再利用的多元性。
一、舊景再生:竹田驛園
1919年的頓物驛支撐了農業的發展並為土地帶來豐收,2013年鐵道高架化後轉為竹田驛園;2021年公部門景觀優化保留大型喬木群,擴大樹根部的呼吸面積後,才規劃人的動線。打開台鐵舊倉庫的通透性連結內與外,新屋簷是庇蔭與遮雨的遊廊,歷史建築群與景觀環境梳理後,成為社區友善的伙房客廳。
二、構築共生:大和頓物所
在1942年的舊倉庫框架內植入新的建築空間!建築量體採用三種彩鋼,呼應於木構造車站的復古藍、舊牆裸露的紅磚渚色與水泥灰。石院子以微型森林為概念,樹冠成為新的綠色屋頂,樹穴開挖出來的溪石成為構築的材料,透過堆疊、打磨與抿石等構成新地景。台灣欒樹秋天的褐色融合鏽蝕鋼構,冬天枯樹的有機狀與山型鋼結構形成對比;新產業咖啡工坊的置入呼應日據時代稱為頓物的場所精神。
三、記憶重生:德旅店
前身是糧食局,透天厝外牆的孔,是原德興米廠木構造的痕跡;新建築皮層保留舊木橫樑的孔,重造了五十一個口,窗的口、風的口、光的口、植物的口、記憶的口等。洗石子的小紅磚粒摸起來就如同米粒。中庭的薄池為引導的動線並可調節微氣候,無水時則是多功能的廣場。二樓以上為住宿空間,垂直的動線也是風道的路徑。51年後,讓大家族的成員們再次相遇在建築裡。
半公共性的介入;以大和頓物所為光的載體,提供夜車的旅客們有足夠的亮度可穿越竹田驛園;德旅店一樓的口袋花園,連結周末公共市集。時間是記憶的剖面,竹田鄉的重造舊業會持續的耕耘下去,寄望成為二地居的起始點。
作品資料
竹田驛園
業 主:屏東縣政府客家事務處
建 築
設 計:太義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力口建築
設 計:2021年迄今
大和頓物所
業 主:源順大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建 築
設計、施工:丁尺建築(1期)、力口建築(1期+2期+3期)
設計、施工時間:2015年至2017年
德旅店
業 主:德旅店
建 築
事 務 所:力口建築—力口室內裝修工程有限公司
主 持 人:利培安、利培正
參 與 者:陳蕙綺、宋育鳳
監 造:力口建築—力口室內裝修工程有限公司
結 構:元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水電、空調、室內、景觀:力口建築—力口室內裝修工程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洗石子、火頭磚、擴張網、火山石
開 口:金屬沖孔網、玻璃、金屬菱形網
室 內:紅磚、磨石子、金屬沖孔網、玻璃、小馬賽克磚
景 觀:台灣櫸木、山馬茶花、紅檜、香水梅、海葡萄、紅彩木、穗花木蘭、薜荔
基地面積:208㎡
建築面積:63.23㎡
樓地板面積:189.69㎡
建築層數:地上三層
設計、施工時間:2018年至2021年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2年4月號,Vol.319)
2052
2022-03-31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7252
2016-08-01
8955
2016-06-02
8803
2016-07-29
熱門首選
HOT
10499
7950
7374
9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