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
北美館擴建案競圖 台灣建築雜誌2022年8月 Vol.323
© 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作品檔案2114
團隊成員╱仲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台北)+林洲民建築師事務所(紐約)
宏昇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高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歷史紋理爬梳 承襲先人智慧
山境南移 、水域南流,北美館外的公園,位於台北山系綠帶的最南端,基隆河的左岸,在日治時期成為臺灣神社境內森林的延伸。從敕使道到都市森林,中山北路北側地景的轉變過程,顯示權力下放的市民時代,在都市生態與藝術場域之間,提出開放性的框架,並重新定義都市地表和市民文化。
河谷中庭
長120公尺,寬10至15公尺,深12公尺的,所形塑出的「河谷中庭」,直接連結 「美術館大廳」,讓佇留空間,和美術館戶外的「藝術長廊」,融合為一。一個不佔建蔽率的河谷中庭,既避開地下室魔咒,且成為不折不扣的「地上美術館」通透明亮,舒適自在,可見天可觸地,可以長久逗留。
長軸南北向的美術館中庭,迎接晨嵐曦光,是迎接大地乍醒的早鳥區;上午十點後,不必擔心直接日照之下的燠熱與威脅,無時無刻,置身其間,且是充滿自然日光的 「地上美術館」。
河谷中庭是美術館的次場域,讓美術館不再是没藏地底的暗空間,同時也有享受最大彈性光影感受,和大自然介入的策展介面。
填山丘、挖河谷,美術館偽地下化,堆出藝術山丘與下沉河谷,成就100%公園、100%美術館,表意上稱之為「覆士式的地下美術館」,實質是透過巧思,依舊呈現出充滿陽光及對流空氣的當代美術館
市民森林
把建築的坵塊,堆在基地東側,開發出70%的地表景觀與30%的建築量體,試圖營造大比例的市民原生森林,搭配林中美術館,建構出7:3的都市生活美學。
地表以下,是100%的垂直美術館建築空間,地表之上,有100%的都市公園及市民休憩綠地。垂直與水平的交疊,讓隱身於地下的藝術活動與城市自然景觀共融。
在基地上堆起—座藝術的山丘,並掘出—道下沉的河谷,從高點眺望山谷之間,是當代藝術的高度。山丘之上,匯集市民和城市的活動感知,河谷之中,收藏靜態的人文美學,讓公園與美術館完美結合,拉出漫遊體驗型態的新層坎。用散步路徑的串連,環繞整個園區,穿梭於市民森林果山丘草坡上的石階,再經過美術館的前院,是起點也可以是終點,隨時隨地都可以在綠色森林裡來一段輕遊行。
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
當美術園區成為北臺灣的藝文核心,我們試圖抓住浮在城市間的躁動,堆疊出一座1%的浮光島嶼,成為藝術山丘上的感知雲,讓行旅過客感受到台北的空間,聆聽台北的聲音,看見台北的形色。
山丘上的雲彩,以光和影,表達出當代藝術的未來性及不確定性。然而,河谷中的水域,以動靜反映出當代藝術的豐富性,以及不確定性中的可變異。
「感知雲」計劃,是聲響藝術家企圖在美術館的外牆,建立一套開放的轉化系統,把附近所屬的噪音,悉數轉化為材料所發出的樂音,建築團隊再賦子建築語彙,成為美術館獨一無二的外觀,展現了建築設計上的開放性和探險性
戶外美術館 Outside Museum
從入口中庭到河谷中庭的外部策展核心
中庭,是對望的兩方碰撞的迥聲。室内大廳看去,進行中的策展計畫如火如茶地拉起討論會議,從漫遊走廊回望,懸浮的盒子告示著當期的展覽視覺;置身中庭中央,期待著天空降落一些聲音線索,跟水池的波紋產生連線。我們的展間活動,不再只是展間内的進行,百分之百的展演,被預告在戶外各處的微型藝展基地中,我們試圖讓當代藝術對外開放,也讓參觀行為模糊化。
美術館的六個主體展間,由下而上堆疊起來,形成垂直的觀賞經驗,也同時創造高與低的不同尺度的公共展區,在參觀主展間的動線上,還打著額外的藝術副本,作為一個當代美術館的活動豐富度。樓層與挑高空間的層次變化,搭配嵌入的休憩平台,讓參觀的流動與暫留形成不同的步調與節奏,多元且熱鬧
展間構成系統與展演活動空間的多樣性
不同的盒子給予不同的調性
絲瓜棚提供跨域藝術創作的彈性,兼併科技藝術劇場化並模糊白盒與黑盒之間的絕對關係具隔音的垂牆、純淨的均勻光膜展區,在當代持續為藝術展覽給予最佳空間後援。鏡射對稱的黑盒孿生空間展演與實驗同步的即興替驗,將民眾參與藝術創作的距離拉近。絲瓜棚提供跨域藝術創作的彈性,具隔音效果的垂壁,絕對的黑室
本案的設計與規劃,超越既定六個展間的限制,我們創造了大白盒主展間的高度可能性,天花的升降隨佈展的自由度而生,使展演空間不再是藝術家的枷鎖;四個黑盒子,是四乘四十的策展方案,我們希望打造多種可能的策展形式與空間,同時兼顧聲光隔絕的品質,在模矩化的懸吊軌道系統創造不同的空間區劃,讓展間場域與創作概念結為一體。
感知雲設計概念
以程式邏輯捕捉分析雲彩的陰暗光亮,再由數位化的方式推演自然曲度,不以外型的追求定義數位,而是以其程式邏輯的運算結果作為應用聲學的轉換呈現場域。
在北美館城市森林的上方,每十餘分鐘就有—班飛機飛過藝術山丘。其噪音,經由數據運算的交流轉換,再藉由電流傅遞,觸動了感知雲構築元素的振動,轉換成另一種和弦的聲能,也成為聲頻數據蒐集的藝術供應站,讓這片高台場域為體驗藝術性的市民增添感知性。
感和雲想法的契機,不僅為臺北市民日常的五感觸動微本位,更是希望凝聚人群的想像與自然幻化於新創的藝術平台中發生。感知雲的外立面以呼應本館的幾何比例切入,分裂再複製的鋁擠方管依照演算後的秩序排列成另一道屬於臺北城市的曲面,每—道垂直與水平之間,與光線和風景映照出獨一的視覺體驗,意圖讓漫遊者與參觀者接近其中,讓自身的感受與感知雲反射的片光浮影融而合一。
隔著城市森林,從中山北路對望藝術山丘上的立面風貌,因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段,反映出自然與材料之間的旋律。東側立面從河谷中庭連接天空,從漫遊走廊望去,清玻璃帷幕將參觀者在分層的遊走內斂地展露無道,輕掛的小盒子提供瀏覽時的停留休息,也提供窺探河谷中庭的另一種視角。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2年8月號,Vol.323)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5
8074
7441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