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埤社區
臺大城鄉基金會三十年:變革中的專業者 台灣建築雜誌2023年2月 Vol.329
©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作品檔案2168
後埤社區:從蒼涼地景到築夢家園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後埤社區:從蕭頹羽化的可能性
後埤所在的宜蘭縣壯圍鄉,鄰近蘭陽溪口,東濱太平洋。早期以捕魚、沙丘種植花生以及牽罟、捕鰻苗等近海漁業維生,後因產業轉型,曾經豐收的大片農田和魚塘,如今已變成連綿的荒廢地。這個景象,在遠處灰黯丘林與墳地的襯托下,顯得格外蒼涼。2010年後埤社區尋求宜蘭分會的協助,展開密切的合作,8年間執行12項微空間改善計畫,從點到線到面,逐漸連結實質環境的改善,並伴隨社會網絡與公共生活的鍊結。
開始:用腳走出來的「社區議題」
一場重新認識地方的「社區小旅行」,參與者多為社區長者,穿梭在貨卡呼嘯而過的台2線,老幼照護和交通安全成為第一個切身課題:需要一座候車亭。在後續社區共學共做期間,逐漸引發更多課題:候車亭能否成為老人家聚會、甚至共餐的地方?繼而發展出「長青食堂」的想法。延續長青食堂構想,周邊荒廢的鰻魚苗池(鹽化田)可否再利用成為邊用餐、邊觀賞的景觀?因此發展出「漂浮舞台」:以廣大漁田為背的山水劇場,並繼續改造閒置鰻苗寮磚房為「暸望台」。伴隨持續兩年的社區經營,發展了各種老人照顧與學習活動,以致空間不敷使用,遂有擴充營造「長青學堂」的計畫。隨著社區各點的改善,為解決通行安全議題,「慢行廊道」的規劃成為串聯食堂、學堂、漂浮農場間的中介空間。
經過上述議題延展與經驗累積,社區決定邁向下一階段,面對閒置鹽化田,發展「飄浮農場」做為農漁共生及水鳥棲息環境,由社區認養魚塘、結合浮島教作、水生蔬菜研究與試種、農漁共生方案等系列學習活動,進行鹽化田活化的經營實驗。
設計:沒有設計圖的設計
從一方候車亭到逐漸擴展為兩千平方公尺的社區公共空間的自力營造,並非以藍圖式規劃為依據,也沒有專業術語與專業者主導的設計圖,而是居民、工匠、專業者在環境中的身體感受與話語交會的「彼此會意」下所完成。也就是說,順應居民當下浮現的意向,以一段較長的時間,一點一滴逐漸拼接而成。在無數次的策劃行動中,專業者角色在於協助不同意見的交換與演示走位的展演,或者利用白板邊畫示意圖、邊討論調整的過程,促進共享的願景。更重要的是,每一個動作與說明,務必讓每個人都看得見、聽得到、能理解,直到完整溝通與共識。過程中是居民熟悉的生活經驗與日常口語,讓身體與記憶的親身感受導引出空間形式,是「沒有設計圖的設計」,是專業者與居民之間對等的對話與共學共做的關係。
施作:流水席式擴大參與
在每一項實際施工階段,「流水席式施工」使設計到施工的連貫性與完整性得以實現。施工前,專業者與社區幹部、居民、工匠一起商討擬定施工計畫,使參與的居民了解施工的步驟、項目、期間、注意事項等。施工時,由社區幹部扮演協調聯繫的平台,工匠擔任現場技術指導,專業者協助各方面細節,全體居民都能夠隨時加入施工行列。因此,即使在15分鐘內,居民都有機會在工匠的領導下,做出一己的貢獻。在施工現場看著共同決策的方案,透過彼此的努力而一點一滴具象化,這個自力營造的過程,不但具有多層面的共學效用,更以共同的成就與榮譽感,進而反饋、加強社區的集體意識。
社區:從被服務到服務者-魚塘打開了 • 心也打開了
一系列的空間改造行動自力打造了社區自己的公共空間,社區關係也產生了顯著的轉變。一方面是社區的活力經營,社區發展協會成為活絡的運作組織,跨年齡的組合與半數是女性成員的投入。社區長者不僅是被服務的對象,也是服務他人的志工,他們口中掛著「我們是年輕老人在服務老老人」。另一方面,改造空間的土地多屬私有產權,透過不斷溝通與空間改善成效,獲得越來越多地主的認可並同意交付公共使用。這樣的結果,使各空間得以串成點、線、面的經營,讓居民得以步行穿梭於蜿蜒農路,邊欣賞魚塘、老厝,社區老人家描述:「魚塘打開了,心也打開了」。
反思:築夢家園的旅程 • 社區的潛能與挑戰
八年間,社區經營與空間同步成長,受到政府表彰為「低碳社區」和「在地安老」的典範。藉由設計的參與賦予空間多層面的意義,是居民情感記憶之所繫、是日常生活使用之所需、是社會關係維繫之場,似乎不用刻意強調經過專業協助?因整編都在說專業者角色社區維繫經營各方可以認同的溝通平台,而逐漸從被認為失去經濟價值的邊緣土地中形成。
兼具深度與廣度的民眾參與、滾動有機成長的歷程,固然開啟社區羽化重生的契機,卻也在派系鬥爭的社會常態中起伏跌宕。面對難以避免的日常政治爭端,後埤社區歷經組織換軌,考驗經驗承傳與集體修復的能力,願景的延續經營仍是挑戰。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625
8076
7441
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