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聚落


臺大城鄉基金會三十年:變革中的專業者 台灣建築雜誌2023年2月 Vol.329
1239 2023-01-30

©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作品檔案2170

好茶聚落:遷徙與回家之路

財團法人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

 

好茶舊社:雲豹的故鄉

  魯凱族好茶舊社(Kucapungane)位於屏東霧臺鄉霧台山西方、南隘寮溪北側,標高約930公尺之山坡上。傳說中始祖來自臺東,帶著一隻雲豹來到好茶舊社附近定居,因此有「雲豹的故鄉」之稱。因位處偏僻,對外交通不便,醫療、教育等資源不可及,乃於1977年遷居至南隘寮溪北岸河階台地上之「新好茶」。遷村並未解決安居的問題,人口加速外流。1993年,政府公布興建瑪家水庫計畫,位於集水區的新好茶必須配合遷村,引發族人與環保團體的反對運動。1991年舊好茶被指定為古蹟,處在新好茶搬遷的危機意識下,部分族人發起返回舊好茶行動。

  2007年,聖帕颱風重創新好茶,政府緊急將受災居民安置於屏東隘寮營區,遷村議題再度浮現。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豪雨沖刷隘寮南溪,全村被掩埋在土石流下。2010年,好茶村與排灣族大社村、瑪家鄉瑪家村等受災部落遷入禮納里(Rinari)。

  40多年間好茶部落歷經3次遷徙。每一次遷徙,部落必須不斷適應新的環境,建立新的家園認同與解決生計問題。同時離原鄉愈來愈遠,文化的傳承與孕育族群文化的土地與石板屋修復為族人共同關切的課題。

 

保存:為誰保存?如何保存?

  好茶舊社被指定為古蹟之初,古蹟的保存觀念尚著重於物的保存。好茶做為生活的聚落,保存的對象不僅在於物,實體空間與生活其中的人及其文化的保存與發展才是關鍵。亦即,建物、聚落、自然及地景等生活空間的保存,同時要兼顧歷史、文化及產業的延續及發展,聚落保存、社區發展與文化認同這三者密不可分。

  在此理念下,1998年基金會完成「二級古蹟魯凱族好茶舊社聚落保存特定區」計畫,乃基於好茶人之住地、農地、漁場、獵場、神聖空間,研擬土地使用分區、成長管理策略與土地權屬的制度性調整。在後續的經營管理上,提倡「由社區經營管理自己文化資產及社區發展」,強調部落自主管理之主體性。在保存範圍上,採用既有村界與傳統部落領域之兩階段建議範圍。而第二階段建議範圍,成為日後劃設文化景觀範圍。又如「住地區」規劃,除了舊好茶之石板家屋區外,也納入新好茶住地,連結了新、舊好茶的關係。對文化資產保存而言,好茶舊社保存納入好茶傳統領域與土地使用、成長管理等觀念,在當時是較為前瞻性的作法。

 

傳承:部落即學校

  1993年推動舊社保存行動,好茶族人已遷居新好茶十多年,文化傳承是當時最迫切的課題,族人擔憂母語的流失,乃協助試辦母語教育、成立新好茶幼稚園。聘請受過專業幼教訓練的部落婦女任教,並以母語、漢語雙語授課,開創原住民族部落自主教育模式。

  2010年因莫拉克風災遷村至禮納里後,延續上述理念,推動「山林小學」,藉由兩階段行動,促進政府與民間認知部落的教育議題,拉開原住民族小學教育的實踐空間。例如結合三個部落、甫成立的長榮百合小學共同規劃「耕地小家園」整學期課程,以耆老教學、青年操作、孩童體驗的方式連結原鄉舊社,實踐部落文化傳習行動。之後,小學成為「原住民族實驗小學」,規劃每週課程,學習完整的族人文化,開啟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的結合。

 

重建:禮納里產業發展中心

  2010年莫拉克風災遷入禮納里的三村,除了規劃部落各自的居住空間外,另設置一所小學校與產業發展中心,為三村共享的公共空間。居民期待「產業發展中心」成為以部落為主體,有助於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基地。在三個部落的共識下,將其功能定位為以部落文化為基底,進行傳承、研發與創新機制的平台,由傳習、餐飲、各類工作坊等空間組成。2014年產發中心完工啟用初期,部落組成跨三村之組織,共同投入在四大工坊的營運。唯創新平台與空間營運在委外營運下,成為與部落無關的空間。災後重建中公部門應更著力於部落自主能量的培育,與長期性空間營運策略之建立。

 

營造:以婦女為主體的織布屋

  織布屋(Tabelangane)是傳統好茶婦女進行苧麻採收、處理、弄線、紡織等工作的空間,因不宜男性參與,乃另建石板屋,成為女性專屬空間,也是女性之間傳授織布技法與相互支持成長的社會空間。2017年石板屋人才培訓計畫中,為尊重好茶部落女性之自主與奉獻精神,乃於禮納里興建織布屋作為營造教學標的,其設置地點、座向、格局與空間細節皆由婦女會組織婦女參與下完成,再由部落耆老及青年學員藉由營造技術傳承興建後,由婦女會負責後續維護管理。在遠離原鄉下,藉由在新社區共同學習營造石板屋,使部落青年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石板屋文化,並養成後續舊好茶石板屋之修繕人才。

 

修繕:好茶舊社石板屋的營造

  歷經多次遷村,族人對於重建、重修舊社的期待也不盡相同。2018年底啟動舊好茶石板屋修繕計畫,透過多次工作坊,邀請部落族人共同想像重建聚落的願景。最後,形成先由4棟開始修繕之共識。這項行動延續了1978年遷村後重返舊好茶的運動,過程中以遵循Muaduru(生命中需不斷曬木打石,為拆解重修家屋而準備)、Buala tamutulru(重要時刻邀請親友族人一起來修繕)、Nanuda(我們共同的家)等魯凱族人之傳統智慧,建立石板屋修繕機制。這項作法突破了傳統由建築師、營造廠主導之古蹟修復工程,改由家族後代自力重建家屋,不僅是營造技術,也是家屋文化與部落協力精神的傳承。

 

反思:Buala tamutulru(重要時刻邀請親友族人一起來修繕)

  40餘年間好茶族人歷經多次遷徙,在社會抑或環境資源的分配上,顯現高山部落的困境與難題。但重返部落的行動未曾間斷,修復重建石板屋的信念亦依然在每一人的心中,是族人文化傳承之所繫。

  從早期好茶舊社指定為古蹟後,以活的聚落保存為理念,由族人智慧為本,建立整體保存願景。在搬遷與人口外流之際,語言文化的傳承成為保存與社區工作的優先課題。在舊社石板屋修復、禮納里的織布屋、新的家屋等營造行動中,族人共同協力將石板一片一片疊砌中,努力延續營建智慧與技術,同時連結社會關係。

  「規劃設計」面對社區不同處境,以「連結」為核心,面對社區工作、教育活動、聚落保存、公共空間營造、營造技術人才培育、石板屋修復工程等各項議題,理解部落族人意向與力量,將記憶、技術、地方、人的關係聯繫起來,導向可行的行動。如同部落古諺「重要時刻,邀請親友族人一起來修繕」,營造的本質不僅需要技術,更重要的是「親友族人一起來」,規劃設計者的任務即在於與部落共同面對課題,找到可以「一起來」的作法。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3年2月號,Vol.329)

1239 2023-01-30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基隆國光客運臨時轉運站
Q-LAB(曾永信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6643 2018-10-05
大安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
盧俊廷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15354 2018-10-05
烏鎮劇院(中國)
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26051 201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