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舍


台灣建築雜誌2024年9月 Vol.348
61 2024-08-30
關鍵字 :  學校 學生宿舍

© 田方方


作品檔案 2350

中國學舍
Maison de la Chine
 
地點:法國巴黎
落成:2023年
 
永久的建築博覽會
中國學舍位於巴黎14區內的國際大學城。巴黎市于1925年創建大學城,旨在為留學生提供住宿。目前有40餘棟以國家命名的宿舍樓。大學城以其優秀的建築聞名於世,其中包括杜達克(Willem M. Dudok)設計的荷蘭學院、勒柯布希耶設計的瑞士館、寇斯塔(Lucio Costa)和勒柯布希耶聯手設計的巴西之家、巴杭(Claude Parent)設計的伊朗館等等。
 
期待已久的中國之家
1930年,巴黎大學城免費提供給中國一塊建設用地,中國旅法建築學生虞炳烈將中國學舍作為他的畢業設計題目。此前,巴黎多個院校的中國留學生已組成巴黎大學城中國學舍促成會,發表聲明呼籲修建中國學舍。鑒於當時形勢,項目未能推進。虞炳烈的中國學舍設計圖紙現藏于南京東南大學檔案館內。2017年,中法兩國聯合組織設計競賽,徵求中國學舍(正式命名為中國基金會)的建築方案。非常建築和法國Coldefy團隊在五組中法建築師聯盟中勝出。
 
園樓與自然共舞
中國學舍的基地在巴黎大學城的西南邊緣地帶,北臨兩個大學城運動場之一,南依園區外的巴黎環路。我們在設計構思的初始曾把該棟300間單間學生宿舍及500座文化活動廳建築想像成為一個村落。為了使專案更好地與相對狹長的基地條件結合,我們以中國南方傳統家族集合住宅——土樓(又稱大圓樓)為參考,從村落的概念演化出一個八層不規則開口環狀體量的建築方案。
 
勒柯布希耶瑞士館設計的一個核心理念是健康生活。我們也認同此價值觀。因此,我們在土樓的基礎上發展出宿舍房間圍繞中央庭院∕花園的空間關係,讓學生有盡可能多機會去走出戶外接近自然。建築的屋頂也設計成全樓垂直景觀的一部分,學生可通過中心庭院中的樓梯及一系列平台到達,在屋面上具有中國意味的園林中一覽巴黎風光。因此,中國學舍也獲得了「和園」的別稱。
 
攜帶文化基因的建築材料
與虞炳烈時代用形式形象表達中國文化的方式有所不同,我們更是通過空間及匠意來傳遞中國建築文化的精髓。我們在中國學舍建築表面採用了手制青灰色粘土磚。進而,借鑒不同的中國傳統砌築工藝,做出漏空、花格、疊澀等手法的現代版磚工表現,使材料和工藝成為體現中國精神的建築形式語言的一部分。建築表面的波動意在解決宿舍房間重複的單調,強化構成整體的個體單元,同時削弱環路的噪音污染。木格柵構成中央庭院周邊的建築介面。木材與青磚一起使用複述了中國古代之建築即土木的觀念。然而,這個建築也屬於巴黎,歐洲生產的手工青磚告訴我們人類的建造文化是相通的。

作品資料

中國學舍Maison de la Chine
業    主:巴黎國際大學城、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
地    點:法國巴黎14區
 
建築設計:非常建築、Coldefy
非常建築設計團隊:張永和、魯力佳、程藝石、Simon Lee、孟瑤
Coldefy設計團隊:Thomas Coldefy, lsabel Van Haute, Marc Franco, 
Marianna Guarino, Daniel Katz, Marceau Portal, Yizhou Hong,  
Ettore Musso, Beatrice Congiu, Marco Proietti, Vincent Vaulot,   
Sophie Graux, Zoltan Neville, Zhuo Wang
結構設計:AEDIS Ingenierie
機電設計:S2T
可持續顧問:Le Sommer Environnement
景觀設計:Base
廚房設計:Behal
聲學顧問:Lamoureux acoustics
場景設計:Peytavin
成本核算:Vanguard
總承包商:SICRAile-de-France
 
建築面積:8,287m2
基地面積:2,800m2
基底面積:1,520m2
建築高度:24.3m
 
設計階段:2017年
落成時間:2023年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4年9月號,Vol.348
 
 

 

61 2024-08-30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臺大次震宇宙館
姚仁喜 | 大元建築工場
台灣建築雜誌2018年10月
Vol.277
4843 2018-10-05
國立泰山高級中學圖書資訊大樓新建工程
郭恆成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08年1月
Vol.148
9369 2015-02-09
花蓮豐山國小幼稚園
嵩澤建築師事務所
台灣建築雜誌2013年11月
Vol.218
8405 201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