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O ONE Architects
台灣建築雜誌2025年2月 Vol.353
21
2025-02-05
© Kim Inchul(ONE O ONE plus)
作品資料
Gahoe-Dong Duzip
業 主:Amorepacific
基地位置:79-1, Gahoe-dong, Jongno-gu,Seoul, Republic of Korea
用 途:commercial(shop & café)
建築事務所:ONE O ONE architects
結 構:SEN engineering group
景觀設計:Seo-Anhn Total Landscape
施 工:Dl E&C. Kesson, Dawon/Hanoksallim(Hanok)
基地面積:1,129.2m² /236.8m²(Hanok)
建築面積:389.64m²/112.73m² (Hanok)
總樓地板面積:995.26m² / 112.73m²(Hanok)
建築層數:B1~3F / 1F(Hanok)
設計時間: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
施工時間: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
© Kim Inchul(ONE O ONE plus)
作品資料
Sayuwon Gaga Binbin Book Café
業 主:Sayuwon
基地位置:59-1, Bugye-myeon, Gunwi-gun Gyeongsangbuk-do, Republic of Korea
用 途:Book cafe
建築事務所:ONE O ONE architects
結 構:Eun Consulting Structural Engineers
景觀設計:Seo-Anhn Total Landscape
施 工:Jehyo
基地面積:138,293m²
建築面積:214.52m²
總樓地板面積:269.02m²
建築層數:B1~1F
設計時間: 2020年10月至2021年5月
施工時間: 2021年 5 月至2022年2月
© Kim Inchul(ONE O ONE plus)
作品資料
Room of Quiet Contemplation
業 主:National Museum of Korea
基地位置:137 Seobinggo-ro, Yongsan-gu,Seoul, Republic of Korea
用 途:Museum
建築事務所:ONE O ONE architects
結 構:SEN engineering group
施 工:Bom id, Chang creative,Joosung designlab
基地面積:443.5m²
建築面積:443.5m²
總樓地板面積:443.5m²
建築層數:Interior project
設計時間:2021年2月至2021年 8 月
施工時間:2021年8月至2021年11月
作品檔案 2403
土台(TUH):解讀土地的態度
ONE O ONE Architects
土台(Tuh)是韓國複雜語境中孕育出的景觀。在日本或中國,由於建築的單體體量相對較大,為建築預備的平坦土地也會較大,因此基壇(gidan)通常僅僅扮演基座的角色。而在韓國,大多數土台都是坡地,建築的單體體量較小,因此人們盡量縮小地面的平整範圍,建造礎台(chukdae),然後在其上建築物。由於單體體量小,他們能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原始地形。同時,傳統的「溫突(Ondol)」(朝鮮半島傳統的一種居室取暖與休息睡眠的房屋建築設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建造基壇。
設想兩處遺址:一處在西方語境中,另一處在韓國。你會在前者看到柱子和牆體,而在後者則會清楚地看到地面的剖面。這很自然,因為兩者採用了不同的結構。在韓國,你只需觀察基壇的剖面就能讀懂整個空間,因為他們總是先建造基壇,再在其上加建結構。基壇的剖面還展示了韓國建築的獨特特徵,例如與自然的身體接近性,以及恰到好處的「過渡空間」間距。
我對韓國建築的詮釋是:這是一種剖面的建築。 我認為,一個社區的長久文化遺產最顯著的證據,應該是土台的剖面。在 ONE O ONE 建築事務所,我們使用剖面作為解讀土台和定義場所特徵的工具。
在設計過程的早期階段,我們便開始考量內部與外部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的作品中,外部形態是內部與外部世界的媒介,是與外部光線接觸的第一個點,同時也是創造景觀的一種手段。創造景觀的過程也意味著對室內陰影的控制,並解決窗戶細部設計的問題。事實上,在我們的設計中,外部形式是內部需求的表達,無論是形式還是功能,都直接服務於內部空間的需求。
在傳統建築中,外部通常是基於某些需求的結果,而非設計的目的所在。在韓國,即使是在高階貴族的住宅中,也很少見到精心設計的花園。因此,我認為韓國建築在庭院(madang)方面並未投入過多的美學努力,這也是為什麼典型的韓國建築從外部看起來略顯樸素甚至「乾巴巴」的原因。然而,從內部觀察時,卻可以發現精密的計算與設計細節。以窗戶紙門(Changhoji)為例,這是一個很好的說明。在日本,窗戶紙是從外部附著的,讓其框架上複雜的格子圖案可以從內部清晰可見。而在韓國,窗戶紙則是從內部附著,完全相反。這兩者的設計差異,背後可能反映了不同的建築文化與價值觀。您覺得這種解讀是否合理?
在韓國傳統建築中,室內設計保持極簡,宛如一扇窗框,用來欣賞外部的自然景致。整個空間感覺像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在日本建築中,室內空間並非極簡,也不會感覺像單一的空間。就像日本建築師在設計建築外部時,往往將其作為庭園的完美背景,呈現出優美的外部景觀一樣,他們的室內空間本質上也是一種形式化的「內部立面」。簡單來說,韓國建築的內部設計讓你看得更遠,而日本建築則讓你看得更近。這種差異可能源於韓國與日本傳統住宅布局上的不同。韓國建築通常採用單翼佈局,建築四周被自然景觀環繞,因此從內部欣賞外部的自然風景至關重要。而在日本住宅中,多翼的建築設計使得從內部欣賞外部景觀變得更加困難,這可能促使他們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華麗的室內設計上。
這種文化上的不同,不僅影響了兩國建築的空間使用方式,也反映了其對自然和空間的理解差異:韓國建築更強調與自然的融合,而日本建築則更注重內外的視覺平衡與形式表達。從本質上來說,確實如此。我們的基本態度是消除室內的陰影,就像韓國傳統建築一樣,追求明亮、無影的室內環境。我們在採用自然光時,盡量讓光線來自多個方向,這樣可以消除陰影。在沒有陰影的情況下,空間將無法被解釋為具體的形式。我認為,任何室內空間設計的目標並不在於形式的創造,而在於實現其基本功能。
我們盡量避免形成明確定義形式的光影反射,但自然光的質量至關重要。當窗戶框住外部景致並引入不斷變化的自然光時,一面設置得當的牆壁可以決定光線的質感。因此,窗戶與牆壁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而這正是細節發揮作用的地方。我們根據每面牆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材料,因為這些材料可以吸收或反射光線。例如,像土壤或木炭這樣的自然材料傾向於吸收光線,而塗料飾面則會反射光線。
石材、玻璃和金屬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自然地發生變化,因為它們都是自然材料。我多次見證我們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變得更好。我常常告訴人們,石材、玻璃和金屬本質上是同一種材料,因為它們都源於石頭。建築材料應該被理解為它們的性質,而不是僅僅視為一種產品。
有趣的挑戰在於理解這三種材料在根本上具有相同的特性,並找到讓它們相互結合的方式。在這些材料接觸的地方,我們通過消除不必要的雜質來創造細節。我們還非常注重如何解讀那些必須使用但陌生的材料。
我們並不追求視覺細節的繁複精緻。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解決一個場所的條件。基本的設計概念通常是在處理光線質量、噪音程度以及周邊物理環境的過程中自然產生的。而這種概念是無法妥協的。細節的精緻化是我們可以輕鬆做到的,就像廚師的技藝無論食材如何變化,始終保持穩定一樣。(文:Choi Wook/principal at ONE O ONE)
21
2025-02-05
熱門首選
HOT
10944
8405
7657
9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