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


ta好作品 台灣建築雜誌2025年2月 Vol.353
15 2025-02-05
關鍵字 :  公共建築

© Manka Huang(UMYK)


作品檔案 2428

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
高鼎翔建築師事務所
 
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的誕生來自於湖山水庫開發與地方、環保衝突但又結合的結果,成為回饋地方的社區中心及生態環境教育的啟動器。
 
基地在湖山水庫大壩前方與三公公園大石頭公之間的台地,大石頭公為地方人士自幼即有的共同記憶,水庫興建期間將其遷移至此保存,設計概念以此發想,將建築中封閉的視聽室擬做一顆大石,在屋頂的覆蓋下半藏半露,入口經過「大石」後從旁進入,一進大廳直面水庫大霸,一片綠草坡映入眼簾,再透過與當年牧童的行為呼應的「繞行」動線上來到二樓,這裡為展示空間與DIY教室(以庫區搶救的柚木為材料),版牆是結構是遮陽亦可展示,切分的窗景,對應著三公及生態復育區。
 
室內空間自由流動如水,可川息於內外之間。透過深出簷、屋頂覆土、厚牆砌石等低技簡便的工法和材料,做出與當地環境合一的建築並取得銀級綠建築。梯形建築外觀不僅與後方的水庫霸體呼應,也使建築物成為了「三公」的背景。屋頂設計為可自由上下的平台也有如牧童登山的含意,利用從地面到屋頂的層層變化,創造階梯座椅、廣場、室內外連通的空間等各種可停留的場所,做為教育和交流的發生地。
 
而這些不同高程的地表堆疊,隱含了土地面對人類建設改變地表的不可抗性,匍匐的建築傳遞對土地的謙卑以及對過往記憶逝去的無奈。層疊後以重生的姿態將新的活動(環境教育、地方凝聚)帶入這個場址。使環教館成為錨定周圍動植物生態、水庫、人文歷史的存在,在心理上能將聚落—石頭公—水庫—大自然融合起來。(文:高鼎翔)

作品資料

湖山水庫環境教育館
業 主:雲林縣政府、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分署
地 點:雲林縣斗六市
用 途:D2—教育展示館(地上一、二層)
 
建 築
事 務 所:高鼎翔建築師事務所
主 持 人:高鼎翔
參 與 者:黃貫宇、許嘉安、謝堯竹、張郁磊
監 造:高鼎翔、黃貫宇、張郁磊
結 構:鼎匠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水 電:冠昇機電技師事務所
空 調:昱承冷氣科技有限公司
室內、景觀:高鼎翔建築師事務所
 
施 工
建築、水電、室內、景觀:高苑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材 料
外 牆:仿清水模漆
開 口:鋁門窗、原紗防焰窗簾
室 內:水泥漆、格柵吸音板
景 觀:塑木
 
基地面積:1,101,985.85㎡
建築面積:386.43㎡
總樓地板面積:602.50㎡
層 數:地上二層
 
造 價
建 築:新台幣31,302,757元
水 電:新台幣7,928,400元
室 內:新台幣568,686元
景 觀:新台幣759,978元
 
設計時間: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
施工時間:2023年8月至2024年10月
 
 
(完整作品內容請參考《台灣建築》2025年2月號,Vol.353

 

15 2025-02-05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春陽台藝文中心
台灣建築雜誌2024年9月
Vol.348
277 2024-08-30
南頭城社區中心
台灣建築雜誌2024年9月
Vol.348
324 2024-08-30
在水美術館
ta好作品
台灣建築雜誌2024年12月
Vol.351
439 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