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潛力建築新生代vol.303
ta台灣建築雜誌 2020年12月 Vol.303
4192
2020-11-30
封面設計/編輯部
編輯室手記
新聞
兩岸潛力建築新生代
論述」新生代建築師「三」+「三」題/都文娟
紀錄」兩岸潛力建築新生代座談──熊星VS劉嘉驊
紀錄」兩岸潛力建築新生代座談──王卓爾VS林佩蓉VS范蓓蕾VS陳書毅
紀錄」兩岸潛力建築新生代座談──李燁VS郭恩愷
紀錄」兩岸潛力建築新生代座談──莊子玉VS洪大為
新生代、新趨勢
希臘哲學家Heraclitus說:「世界上唯一不變的事,就是事物都不斷在變。」進入網路化時代之後,世界快速變動與發展,尤其現在正值工業5.0的時代分水嶺,5G蓄勢待發,準備將我們的生活作翻天覆地的改變;對於這股世紀大改變的力量,我們準備好因應了嗎?
現在戰後嬰兒潮的時代將要結束,雖然有些仍在佔據高階管理的職位,但X世代(1963至1981年出生)似乎還青黃未接,盼望後浪蓋過前浪的現象好像還未發生?再來的千禧世代能否接續浪潮?新生代建築人的機會在哪裡?
ArchDaily根據2018年網站上超過1.3億人次搜尋的關鍵字,統計出用戶所關注的建築議題,這些數據資料除了提供改善生活和建造空間方面的新方式、材料和工具外,也可從中發現未來建築可能的趨勢,包括小規模住宅、性別平等、通用設計和包容性建築、應對氣候變遷的新能源和環境意識、環保的城市設計與資源管理、循環經濟下的空間再利用、材料的細節和當地的技術、未來建造業的資訊化……等等。
上述這些未來的趨勢議題不少正顯現在新生代建築人的作品中,能夠掌握趨勢做出最好的回應也正是新生代勝出、攀上浪潮高峰的機會所在;例如:依循日本建築師的養成過程,年輕建築師先在小規模住宅操練身手,只要能力強,自然獲得大眾注目;而新生代對電腦的熟悉,讓他們可以駕馭材料和技術,發揮出材料更具創意的細節和潛能;在可預見的未來,舊有材料將產生新的可能,更多當地和低成本材料也可能發展,而3D列印、模塊化建造和預製化技術更將在BIM系統的協助下對建造業產生巨大的改變。
人人平等是一個重要的、持續已久的公共議題,包含性別平等、包容性(共融)建築,希望為不同的人群帶來同等受到尊重的設計。因為教育程度的提升,進取、擅長溝通與協調的特質,使得女性勢力崛起,在職場上有更多的舞台,女性建築師細膩、同理心、對環境友善不自大的特質,也表現在作品中而獲得注目。通用設計和包容性建築包括兼顧兒童、身心障礙者、高齡者的需求,成為時代中建築設計的基本條件,而疫情之後增進身心靈健康的建築勢必也會愈來愈有其需求。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問題,每個人都必須有著生態意識,因此不但可再生能源是必備條件,零能耗建築、產能建築(Powerhouse)的概念也愈來愈多並加以實施,希望建築產生的能源可以超過建造時消耗的能源,形成可持續的城市系統;而循環經濟的概念下,材料回收、舊有空間的翻新和修復,以及設計適應性空間再利用,重新顯現其價值,減少碳排放量的增長,讓建築這項世界上最大的碳足跡行業之一能減輕其對環境的破壞。
處於如此變動劇烈的世代,新生代建築人何其幸與不幸,幸運的是拜電腦與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之賜,他們對科技與知識的熟悉,使其有更多軟體工具和可支持的材料、技術可以利用;不幸的是,比起上一代,他們也面臨更多的挑戰與競爭;兩岸雖然發展情況不同,例如台灣方面的長處在於創意、文化的底蘊與對生活的細膩領會,在機會方面也有政府採購法,至少保障了一些公共工程的機會公開提供給年輕人;大陸方面則是以積極努力的態度,造成一日千里的飛躍進步,加上眾多留學經歷回國的年輕人,在在呈現一飛衝天的氣勢,其地大項目多,扣除大型設計院和指定關係者,仍有不少機會留給年輕人。
這次新生代專輯感謝都文娟老師的策劃,也安排兩岸作品、經歷有關聯的設計者對談,期盼彼此能擦出交流的火花;江山代有才人出,希望新生代能知道自己的優勢何在,也能夠把握趨勢,在時代巨浪中取得一席之地,有為者更能冒出頭、成為未來的引領者,成就更大的浪潮。
總監 黃長美
4192
2020-11-30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11057
2015-04-28
5630
2019-11-29
熱門首選
HOT
10686
8129
7474
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