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百年規劃 首都城市的遠見Vol.325
ta台灣建築雜誌 2022年10月 Vol.325
編輯室手記
新聞
traa第八屆台灣住宅建築獎得獎作品分享講座─側記
家的所在
低碳永續循環建築的設計,是哲學、科學與藝術的結合
澳洲百年規劃 首都城市的遠見
論述」特刊引言
論述」澳大利亞──一個國家的宣言
Australia - The State of a Nation
論述」澳大利亞國家首都的建都與發展
Introduct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Australia’s National Capital
論述」導文:防疫超顯學社區共好生活圈
論述」澳洲田園都市:WSUD 智慧生態社區
論述」永續再生設計:重新鍵連社區與生態環境的共好規劃
論述」社區共好生活圈:永續共享社區的實踐元素
論述」校園空間結合鄰里口袋公園
論述」把節氣帶回孩子們的生活教育中:澳洲坎培拉食農小學
作品論述」睦鄰街道(Living Streets)社區營造行動
ta好作品徵集
作品檔案2146|QUAN_ 泉。場/共序工事建築設計事務所 Üroborus_studioLab
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顛覆了傳統生命演化學說的觀點(認為生命在不斷適應地球環境,生命的演化和地球的演變是各自獨立進行的),他以古希臘大地母親女神蓋亞命名,認為就如同人會調節自己的身體一樣,地球也可視為一個超級生命體,在生物圈、大氣層、海洋與土壤等的相互作用之下,能使得地球建立起一個平衡的系統,更適合生命持續的生存與發展。
然而,由於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地球超過1/3的土地遭到破壞,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日益嚴重的森林濫伐,生物族群原始生存環境的平衡與多樣性逐漸消失;氣候也受到生物活動的影響而發生改變,四大關鍵氣候變遷指標屢創新高:溫室氣體濃度、海平面上升、海洋暖化、海洋酸化;極地覆冰減少,釋放出大量地下的甲烷,造成乾旱,地表狀態的改變也同時改變了輻射能量平衡與水文循環的機制,從而再造成當地氣候狀態的改變,這樣回饋循環的結果當然也影響了當地的生物族群包括人類。
儘管早在1992年即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在1997年也有「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的簽訂,針對包括二氧化碳在內之氟氯碳化物等六種溫室氣體,定出具體減量目標,然而各國基於自身經濟發展利益的考量,成效不彰,截至2016年簽署《巴黎氣候協定》的25年來,氣候暖化溫度依然上升0.5゚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60%,沒有生命的海洋「死區」增加60%,平均每人享有的淡水資源下降1/4;到了2021年11月13日197國通過《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希望進一步對氣候變遷有所作為;然而其中缺乏明確的緩解及適應方案,也沒有強制、懲罰的機制,及如何自我約束的具體內容,批評者稱其結果可能仍然變成一張張空頭支票。
回顧歷史上的滅絕,可能的原因一是氣候改變,一是來自於地球之外的災難,如小行星、彗星、隕石的撞擊,每次滅絕一種生物卻給另外一種生物留下成長的空間,生物就是在這種反覆的滅絕、新生、滅絕、新生當中演化;就在導致恐龍滅絕的第五次大規模滅絕事件的6,500萬年之後,我們似乎已經引發了地球上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事件,從1950年到現在,每年有幾千種物種滅絕:氣候變遷、物種滅絕、污染、土壤侵蝕、森林砍伐、海洋死亡等問題似乎老生常談,合在一起時可能破壞地球原本完美平衡的系統,帶來毀滅性的災難。所有這些過程都是相互關聯,而產生的合併作用,則是任何人都無法預測的;我們的文明並非突然崩解。而是一天天的緩慢解體。
大多數人認為只要經濟持續發展,日子就會愈來愈好,也有很多人相信科技會解決我們的問題:地球工程可解決氣候問題、無人機可以代替消失中的蜜蜂來為農作物授粉或施肥……。然而,簡單低科技的生態選項卻被人類輕忽,大規模植樹和照料土壤補捉碳的功效卓著,水域可以固定碳、自動的調控大氣中氧的濃度,讓許多對生命重要的元素重返大氣層,但是我們還是為了經濟利益肆意填平開發水域、破壞植物和土壤,再用其他方式來彌補;人類是目盲還是心盲呢?
本期專輯感謝澳洲的李怡貞代為籌劃,顯示在氣候變遷的現在,澳洲如何企圖做全方位的百年規劃:維持藍綠基盤、生態共構、永續社區、療癒城市……,一個國家的努力誠然不夠,但至少是個起點;眼見瘟疫、颱風、地震、洪水、旱災、野火等各種各樣的災難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發生之時,我們每個人實在必須意識到危機已經迫在眉睫,我們要更努力,讓地球的調適能力重新恢復,才能阻止末日的到來!
總監 黃長美
相關好文推薦
SUGGEST
熱門首選
HOT
10186
7720
7215
8990